感觉猪肉越来越难吃,是猪变了还是我变了?


爱吃猪肉的壹读君|谢冯辉

煎炒烹炸,煮熬炖熘,中国人的餐桌上总离不开猪肉。

作为我国食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肉类,猪肉的年消耗总量在5500万吨左右,而目前世界各国的猪肉消耗总量也就1亿多吨。不少网友感叹,全球每生产两头猪,就有一头是被中国人吃掉的。

但不少人发现,现在的猪肉好像不如以前好吃了。以前的猪肉一下锅,十米之外都闻得到香味,现在把脸怼到锅边,才能嗅得些许肉香,吃起来也完全没有十几年前的好味道。

到底是猪变了,还是我变了?

猪变了,人也变了

讲真,猪肉越来越难吃不是错觉,因为猪的品种都变了!

中国是最早驯化野生猪的国家和地区之一,也一直十分重视猪种,使得本土猪种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具有优良品性。在上世纪80年代前,本土猪属于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从欧国、东欧地区引进了大量的外种猪。由于外种猪瘦肉率高、长得快的优点迎合了国内极大的市场需求,外种猪被大量繁殖,压榨了原本属于本土猪的生存空间,直接导致了十个左右本土猪品种的灭绝以及二三十个本土猪品种的濒临灭绝。

因此,外种猪现在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而土猪只有不到10%的占有率。

换句话说,以前,我们常吃的是本土品种猪的肉;现在,我们常吃的是外种猪的肉。

外种猪和本土猪相差的不是一点。

首先,从外形来说,外种猪多为白猪,本土猪多为黑猪。

本土猪常见的有东北民猪、皖南黑猪、莱芜黑猪、赣东黑猪、香猪、八眉猪、塘猪、藏猪、太湖猪、皖南黑猪等。

引进的外种猪多为大约克夏猪 、杜洛克、长白猪。

切猪草|图源:电视剧《大江大河》截图

切猪草|图源:电视剧《大江大河》截图

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你买到了冻猪肉。

在冷冻过程中,猪肉水分流失,新鲜度大打折扣,解冻后再煮着吃常常会比较干、柴。

不过,猪肉能不能做好吃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