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印度闹翻,美国“印太战略”又现裂痕
印度最近开始和加拿大“掐”上了。
9月18日,《印度时报》评论扬言:巴基斯坦已经是过去式,加拿大变成了印度的新“头号敌人”。
印度外交部20日发出提醒,“鉴于加拿大的反印度活动,以及在政治上被容忍的仇恨罪行和暴力犯罪不断增加,(我们)敦促所有在加拿大和考虑前往的印度公民保持最高警惕。”
“最高”两字非同寻常。据路透社报道,自2018年以来,印度一直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加拿大国际教育局称,去年这一数字增长了47%,达到近32万人,约占该国海外学生总数的40%。
娱乐业也受到了波及——一家私营娱乐公司BookMyShow20日宣布,取消加拿大歌手舒赫尼特·辛格(Shubhneet Singh)的印度巡演。
是什么引爆了加拿大和印度外交“战火”?这还得说回三个月前在加发生的锡克教领袖遭暗杀事件。
今年6月18日,加拿大公民、当地知名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在温哥华附近的一个锡克教徒聚居区遭枪杀。加拿大调查人员此前将尼贾尔的死亡归类为“有针对性的事件”,但印度方面否认与此案有任何牵连。
据印媒报道,被暗杀的哈迪普·辛格·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来自印度旁遮普邦(Punjab),1997年抵达加拿大,是当地锡克教独立组织的重要成员。他主张锡克教徒应建立“哈利斯坦国”(Khalistan),因涉嫌恐怖主义和共谋谋杀被印度当局通缉。
枪杀事件发生三个月过去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9月18日在下议院发表讲话时称,加方情报部门已经确定,尼贾尔被枪杀一事与“印度政府特工”之间存在“可信”联系。“任何外国政府在加拿大领土上参与杀害加拿大公民的行为,都是对我们主权的不可接受的侵犯”,特鲁多言辞激烈地表示,“这违背了自由、开放和民主社会的基本准则”。
当天,加拿大还驱逐了印度驻加外国情报机构研究与分析部门负责人帕万·库马尔·拉伊。加拿大锡克教徒和穆斯林组织对特鲁多的言论表示欢迎,并呼吁其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包括保护加拿大境内受到威胁的锡克教徒。
加拿大世界锡克人组织负责人穆克比尔-辛格(Mukhbir Singh)在加拿大国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谴责说:“特鲁多的声明可能会让许多加拿大人感到惊讶,但锡克族社区一点也不意外。几十年来,印度一直通过间谍活动、虚假信息和现在的谋杀来针对加拿大的锡克教徒”。
BBC外交事务记者詹姆斯·兰代尔(James Landale)分析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并不希望与印度交恶,正努力确保这场外交风波不会波及到其他国际关系。另有西方媒体观察指,加拿大的盟友至今仍然忠诚,但也保持谨慎。特别是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当地有庞大的锡克教社群,这场外交争端很可能牵动两国国内政治。若有关指控证据确凿,西方国家将被迫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间做出选择,一边是支持法治原则,另一边是现实政治。
外界注意到,西方国家以往曾谴责俄罗斯、伊朗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发动的涉外刺杀行为。但显然它们并不希望印度加入那个名单。
此外,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分析师格罗斯曼(Derek J. Grossman)在社媒发文称,加拿大是美国亲密盟友,一直以来,美国“竭尽全力想让印度站在自己一边,以对抗中国”。因此,对美国而言,此次印加两国的龃龉“可能是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对美印伙伴关系的最重大考验”。
在宏观地缘政治棋局中,印度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全球人口最多的崛起大国,对西方来说也是对抗中国的潜在“堡垒”。近几个月以来,印度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这些国家也被称为“全球南方”,美西方国家一直在用外交手段争取这些国家的支持。而外交官们不希望白费以往的努力,他们担心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争端会被解读为两个英联邦国家之间的南北对抗、大西洋大国与发展中国家之争,各国也将开始面对在加拿大和印度之间选边站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