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辞职开民宿,算“教育浪费”吗?


10月3日,话题#中科院博士开民宿被父亲认为书白读了#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

中科院博士毕业干什么

才符合大家的设想、期待?

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干什么才符合大家的设想、期待?要么在高校当教师、在科研机构做学术研究,做到教授、研究员,要么到企业里做高管,年薪上百万。否则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学历,以及国家对培养高学历人才的投入。但这是“身份教育”与“身份就业”思维,以这样的思维对待求学、就业,必然产生教育与就业的内卷,反而让个体迷失,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媒体对这名中国科学院博士的访谈看,他高考填报志愿,就是被家人规划,自己没有怎么参与。而家人的规划就按“身份教育”思维进行,进名校、选择好专业,至于学校、专业是否适合则不考虑。

按照这样的规划,就是在名校顺利毕业获得学位,但是却没有什么成就感,如果再进一步按高学历身份去就业,就会一直工作、生活在他人的“成才观”中。表面上看,这符合其教育身份,没有浪费教育资源,但从人生价值实现看,则可能是教育资源的错配。

接受博士教育,除了功利的价值外,还有非功利的价值,功利的价值是获得博士学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而非功利的价值则是完善自我,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人生。博士毕业不按“套路”选择职业,走自己想走的路,这对个体来说并非是一种浪费,而是对自我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