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那个逼父母在北京买房的著名神童,如今宣布“摆烂”


生活之外,张炘炀和父母在人生选择上,依然分歧巨大。

他自己说:

“整个2022年,我都在跟他们激烈冲突。"

“他们明明什么都不懂,还要指点江山。”

最后这句话,应该是说到了根本。

他的父母对教育一知半解,对孩子的心智发展全然不懂。

却又急功近利、一意孤行。

强行给孩子的人生摁下快进键,又不能掌控正确的方向。

以至张炘炀在长大的过程中,看似风光,实则充满了漏洞、错位、矛盾和拧巴。

这一路欠下的债,张炘炀可能要用一生来还。

而他应该不会还得那么心甘情愿。

他会用各种方式来发泄对父母的不满,让他们知道自己错了。

所以未来,张炘炀和父母的激烈冲突应该还会延续。

直到父母彻底认识到,当年的选择,确实是太急功近利了。

所以啊,我们所有父母真的都应该懂得一个道理。

就是三个字:

不要急。

我们这一代家长,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教育焦虑。

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想让孩子快人一步。

认字、算数、弹琴、围棋……什么都想提前学。

但其实,孩子的成长,无法抢跑。

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质和任务。

该玩的年纪,你非让他学认字。

他可能是认了很多字,但那些需要在玩的过程才能掌握的能力,他就不行。

或者,该和同龄小伙伴打打闹闹的时候,你非让他坐家里学习。

他可能是学了些知识,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他对人性的认知,就没得到训练。

而这些我们看不到的能力,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人生。

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共情能力、创造力、内驱力……

这些都是考试成绩完全无法弥补的。

学习当然很重要。

但“只管好好学习”真的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如果一个人除了好成绩,啥都不行,那他可能会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这样的人生,不会是孩子想要的,更不会是我们希望的。

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里,真的不要急,更不要只看学习。

就让孩子依照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地长大。

该玩就玩。

该交朋友就交朋友。

该犯错就犯错。

该淘气就淘气。

这样他才能发展出健康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个孩子真正健康成长的方式,应该至少要做到两件事:

第一,自然成长。

第二,全面发展。

而这两点,张炘炀都没有做到。

所以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就这么沦为庸常。

当然,做个平常人也没什么不好。

只是对于他的天赋来说,有点可惜了。

如果他当初没有跳级,就正常上学。

就一路做学霸,一路有同龄朋友,一路学习做人的道理,一路练习独立的能力。

他的人生,一定会跟今天非常不同。

可惜已经回不去了。

而他的故事,应该是一个警示。

告诉我们每一个父母,慢慢来,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