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公司回应“登顶珠峰者下撤途中被抛弃”:可能患高原脑水肿,记忆有偏差


近日,家住上海的王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曾在今年5月18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下撤过程中,他的夏尔巴向导背走了所有氧气瓶并将他抛弃。无奈之下,他只能进行长达13个小时的无氧下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王先生,他表示,所幸途中遇到好心人给予一些氧气补给,虽然最后安全抵达营地,但高海拔缺氧使他的大脑遭受永久性严重损伤。事发一个多月后,王先生的夏尔巴向导所在登山公司出具了一份调查报告,否认向导有抛弃行为,并称王先生很有可能因高海拔而患上高原脑水肿,记忆有偏差。但王先生对报告中的大部分内容并不认可。

男子发帖称登顶珠峰

下撤途中氧气用尽、夏尔巴失踪

据王先生介绍,2023年5月18日凌晨6点50分,他成功登顶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但在下撤过程中,他的夏尔巴向导希拉背走了所有的备份氧气,导致他在海拔8750米到海拔8100米区间,13个小时一个人孤独地无氧下撤。

队员拍摄的下撤途中的王先生

“随后又有一位夏尔巴向导接替三度带着王先生下撤,但最后还是希拉折回带着王先生回到营地。”报告认为,希拉并没有抛弃王先生。“王先生回忆的事件与当天发生的情况不符,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高原脑水肿。在海拔8000米以上,如果没有氧气和夏尔巴的支持,他是不可能下山的。希拉过去已经登顶珠峰14次,从未放弃过他的客户。”

11月3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就此事两次致电国内代理公司负责人,在记者说明身份后,负责人两次均直接将电话挂断。

业内人士:可能沟通出现问题

向导应跟随队员完成收尾工作

11月4日,紫牛新闻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两位资深登山专业人士,他们对于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了解,只是根据自己的经历,从专业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登山者张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夏尔巴向导故意把登山者丢下自己先走的可能性不大,两个人走散的情况也是出现过的。“每一个成长为向导的夏尔巴,都有一个过程,他可能先当背夫,之后再到营地做服务,最后才能做到带人上山的向导。”

张先生表示,如果夏尔巴出现雪盲的情况,是有可能独自下撤的,毕竟他们的体能不是问题。“雪盲并非完全失明,夏尔巴完全可以在雪盲的情况下往下继续走。一般来说,当夏尔巴向导遇到雪盲的情况,应该首先知会登山者,然后通知营地或领队,将信息向下传递,再决定是否需要独自下撤。”登山者和夏尔巴向导的氧气同时泄漏属于重大危机,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其实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任何一个人,他对时间和空间的记忆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曾登顶过珠峰的资深攀登者李先生(化名)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珠峰南坡,夏尔巴人和部分中国登山者在交流沟通上确实可能存在一些障碍。“在今年人类攀登珠峰70周年之际,珠峰攀登者比往年多,有很多非专业的夏尔巴向导滥竽充数,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当地的一些登山公司图便宜,为了提高利润,默许了一些级别不是很高的夏尔巴混在其中,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今年注册登珠峰的有近500人,而真正能在珠峰顶上来去自如的夏尔巴向导全球也就几十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此前采访过的一位业内人士曾表示,夏尔巴向导的职责除了给登山队员带路以外,还应在登山和下撤过程中全程跟随登山队员,及时了解队员的身体状态,“理论上讲,就算是队员主动让夏尔巴向导先走,他也不应该回去,应该主动评估队员状态,一直跟着队员直至完成收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