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杀死外卖员,是“底层互害”吗?


文 | 李厚辰

突然,进门变成了一件难事。最近,中国有两件“小区进出”的事情引发了热议,其一是北大教授李植提到自己不堪进校闸机人脸识别等打扰,直接跨栏入校的新闻;另一件为一桩悲剧,青岛32岁外卖送餐员希望进入小区,与保安发生矛盾,被保安刺死的事件。

《麦路人》

《麦路人》

对于另一面的问题,例如物业禁止送餐员进入小区,同样是个法律问题。在住户,也就是订餐者允许的情况下,物业真的有禁止任何人进入小区的权利吗?物业作为受到业主委托管理小区的单位,似乎也没有为小区出入设立任何规范和限制的法律地位。如果不是获得小区业主半数以上人、经过业主大会的同意,物业其实不具备设立禁止的资格。

那为何在中国,有些物业敢于堂而皇之地单方向设立禁止规范呢?这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区安全事务是业主有决定权,还是行政权力有决定权?

尾声.

走向信任社会

我们渴望一个雇佣者与劳动者互相信任的社会,外卖送餐员与保安互相信任的社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相信任的社会。我们也渴望一个不在社会的边缘处因为恐惧互相倾轧的社会。当然,信任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人们互相信任,不是因为他们都变成了圣人,其根本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一个摆脱绝对支配关系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下,人不需要作为圣人,也不需要把做坏事的人想象成恶魔。需要意识到极端情况下,人即便理性也会做出极端决定。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人与人互相制衡,互相监督,允许社会中各退一步,理解和谅解的空间也就会浮现出来。

我们离这样的一个社会还很远,但对这种“正常”多理解一分,也许就可以让我们离其更近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