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叫号没人,晚上却迟到爆满,加班医生感叹:急诊成了特需门诊


本文作者:小来

「工作日 3 点以后,门诊出现大量迟到患儿,在放学后集中抵达医院看诊。」这是昨天上海当地媒体对医院就诊情况的报道。报道称,这是先挂号、晚就诊导致的「堰塞湖」现象。[1]

因为就诊人员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到医院,叫号、检查、回诊的等候时间明显增长。据护士记录表显示,近期白天门诊常常延迟 1~2 小时才能结束。

图源:实拍

图源:实拍

在发热门诊和急诊,接诊量持续高位的现象更为突出。上海某医院儿科医生表示,发热门诊 24 小时运行,工作日的中午和傍晚人常常会增多。

为了应对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就诊高峰,有医院把门诊和急诊联合运行,早晨 7 点左右开始看就诊,8 点门诊分流一部分,晚上 17 点再回到急诊模式,一直持续到 23 点。首都儿研所还延长了在线诊疗时间,呼吸内科互联网门诊每日增补到 3 个诊疗单元,在线诊疗时间从 17 时延长至 22 时。

把握就医时间,以下是 3 个就诊建议

那么在当前情形下,发热或发热伴咳嗽症状患儿,究竟该怎样把握何时就医呢?

年龄较小,尤其 3 个月内婴儿

如出现明显发热,建议及时就医。

年龄较大、学龄以上儿童

如有发热伴轻微呼吸道症状,而没有其它全身症状,可以先居家观察、使用对症药物。绝大多数呼吸道感染患儿都预后良好,病毒感染一般都有 3~5 天病程,不要短时间内反复就诊,以免交叉感染不利康复。

发热超过三天、症状重

发热超过三天、频繁咳嗽影响正常生活、精神状态不好甚至出现嗜睡、呼吸频率增快或呼吸困难、频繁呕吐、皮疹、头痛或抽搐等,就应及时带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