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富往事与浮沉


1999年以来的24年,大洋彼岸的美国首富只有五人:分别是比尔·盖茨(16次)、沃尔顿(1次)、沃伦·巴菲特(1次)、杰夫·贝索斯(4次)和埃隆·马斯克(2次)。

不出意外的话,埃隆·马斯克的美国首富“连庄”还将继续下去。

相对美国的首富“固化”,中国这些年主打一个首富的“变化”。

从1999年起至今,仅以胡润、福布斯两大富豪榜计算,就至少20位内地企业家当过“中国首富”,包括荣智健、刘永好、刘永行兄弟、陈天桥、丁磊、黄光裕、张茵、杨国强、杨惠妍、王传福、李彦宏、宗庆后、李河君、梁稳根、王健林、许家印、马云和钟睒睒等。

除了荣智健和杨惠妍含着金钥匙,其余人基本都是白手起家,甚至出身很苦。

许家印一岁时丧母,是半个孤儿,上学住校时,背着红薯和红薯面窝头,冬天的窝头冻硬了,就热水泡开再吃,夏天的窝头发霉长毛,就把霉毛洗掉再吃。

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时,一个月只有200块钱的收入,不够支付700块钱的房租,他背着麻袋去义乌、广州进货,贩卖鲜花、礼品、服装,做了三年供养翻译社的小商贩。

后来到北京搞互联网,踏破门槛见到人,被告诉没有预约,终于约上了,自己讲得唾沫直飞,对方面无表情,回到杭州之前,只能自己给自己打气:

相信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

少年时期,钟睒睒当过泥水匠和木匠,读书机会很少,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他两次报名,都以20多分的差距遗憾落榜,工作后只获得了一个成人大专学历。

三一重工的梁稳根辞职下海时,已是洪源机械厂计划处副处长,但第一个项目是贩羊。

1997年,丁磊在8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创办网易,三年后,网易成功登陆纳斯达克,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却让网易股价一度跌至0.51美元,涉嫌财务欺诈停牌4个月。

丁磊后来回忆:“其实那段时间很迷茫,连卖掉网易的心都有过。不卖的原因也不是说我不卖,而是我们财务审计出了问题,人家不肯买了。”

卖不出去,他干脆铁了心地坚持了下来。2002年,网易在《大话西游》的带动下彻底起飞,从年初的0.95美元一直飙升到70美元高位,成为“纳斯达克第一股”。

32岁时的丁磊成了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首富走马换将,投资大亨、地产商人、科技新贵、零售大王纷纷登榜,首富位置上几乎每年都是不同面孔,曾经操持了张茵、杨国强等首富企业上市的原瑞银中国区主席蔡洪平,曾在碧桂园的上市酒会上感慨:

在美国,富豪榜首富十年才会换一次,而在中国一年就换一次。

但从第二个十年开始,情况有些不一样了。

2010到2020年,马云四次夺魁,王健林三次登顶,中国首富开始有了稳定性。

2003年,玖龙纸业就曾收到胡润的邮件,核实张茵个人的财富数字,张茵知道了,反应异常激烈:“我们绝不能上什么富豪榜!”甚至还给胡润发了不能评她上榜的律师函。

但最终失败了,胡润还是把她排在了当年富豪榜第17位。

张茵拒绝上榜是有原因的,虽然当时的富豪榜还没有被称为杀猪榜,但在中国人文化里,富豪这个字眼总是有些扎眼的。张茵一定深明其中的大义。

张茵害怕的同时,也有人把富豪榜视为光荣殿堂,某份榜单制作者就曾告诉华商韬略,每年都有人希望花钱赞助,只为多一些身价估值,也多往前站站位置。

当然不只是为了虚荣,而是可以名利双收。某一段岁月里,首富成为全民偶像,带着首富的荣光,干啥都方便,包括弄项目,集资与贷款。

但最终,还是张茵看得准,避免当首富才应该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2020年6月,拼多多股价疯涨,黄峥身价超过马云成为最热新闻,一个月后,他就宣布卸任CEO,由陈磊接任,同时将持股比例由43.3%降低到29.4%,坊间传闻,黄峥那段时间:

睡觉都会被当首富吓醒。

今年只有40岁的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已快两年了,尽管很多人都预测他会是下一个首富,甚至是中国的第一个世界首富,但他恐怕也会像黄峥一样,“保护好自己”。

这些年看下来,也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想被评为,甚至害怕成为首富的,往往更有事业与财富的可持续性,拿首富当荣耀和实力象征的,往往是里子有点虚。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中国首富”都更像是时代更迭的倒影,只有时代的首富,没有首富的时代。碧桂园上市当天,蔡洪平还曾接到一个电话,谢谢他让碧桂园上市了:

“你终于帮我解套了,一年来,接到多少个电话,这个首富实在树大招风,今年终于可以安静一点了,因为有这位杨大哥(杨国强)超过了我。”

打电话的人,是前一年因为公司上市当了首富的张茵。

跨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中国首富似乎变得更稳了,钟睒睒已三度蝉联,如果字节不上市,他多半还会继续坐在这个位置,真是辛苦他了,而一旦字节上市,钟睒睒恐怕也就会像张茵一样,彻底解套,接下来,就要辛苦张一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