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被害可视为校园霸凌愈演愈烈的强烈信号


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分局最新通报,经侦查,该区发生的三名初中生杀死另一名初中生案是有预谋的,3月9日三名嫌疑人挖过一次坑,案发当日又在现场挖了一次。

被害人家属委托的代理律师臧梵清初步调查后称,一些证据清晰地显现出存在严重的校园霸凌行为。

又是校园霸凌!如今校园霸凌真的是处处可见,我中学时代也曾亲历亲见。

初中时,班上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同学。他如果让某个同学站着上课,上课时就算老师让该同学坐下,该同学也不敢坐着,否则下课或放学后必挨打。他坐在最后一排,有时候要求坐在前几排戴着手表的同学把表调快十几二十分钟,然后要求老师提前下课。老师若说还没到下课时间,他就说:老师,下课时间到了,你不信让前面戴手表的同学看看表……

这个很厉害的同学,后来依照这个成长轨迹毫无意外地进去了……

我的大侄儿初中时也曾遭遇过校园霸凌,一群住在学校附近的孩子经常在放学后堵住他,找他麻烦索要钱财甚至动手打他。在我们老家,大家把这种行为叫做“擂肥”。当时大哥大嫂外出务工,母亲一人在家照料大侄儿。得知情况,母亲也无手无策,只好告诉了我。

觉得事态严重,有一次采访正好路过老家,专门去了一趟学校,向学校和老师反映了此事,还找了辖区派出所。此后,大侄儿再也没有遭遇过“擂肥”。

邯郸这起初中生被害案,属于校园霸凌中的极端案例,举国震惊,不知还有多少校园霸凌隐藏在校园的教室、寝室、厕所和少人的角落,不为人知。我个人认为,河北邯郸这起残忍的未成年人谋杀未成年人案是校园霸凌愈演愈烈的一个信号。

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知名公益人陈行甲,去年也披露曾遭遇校园霸凌。觉得很有参考价值,我因此曾专门请陈行甲详细讲述了当年遭遇校园霸凌的情况以及他父母的应对。

他介绍,早年跟母亲生活在农村,初中时才转到县城读书。班上有一个叫王勇的同学,经常打他,平常在路上碰到,不是踢一脚就是打一拳,而且下手很重,他的身上经常有淤青伤痕。

陈行甲回家向父亲哭诉,父亲却反问他:为什么他不打别人只打你?父亲的这种态度,让陈行甲当时哭得喘不过气来。

陈父的这种态度,是当下我们身边很多父母在子女遭遇校园霸凌时常有的态度,有些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后,我们复盘时甚至发现有些老师在面对遭遇霸凌的学生的求助时也持这种态度,似乎甲学生被乙学生或一群学生欺负,甲学生自身也一定存在问题。

这种要求受害者完美的错误心态,会导致遭遇校园霸凌的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心理抚慰,很容易留下更为严重的心理创伤。一旦家长和学校老师不采取有效措施,校园霸凌将会持续甚至加剧。

陈行甲说,后来是母亲出面化解了此事,“过了一学期母亲进城了,我跟母亲说了王勇喜欢打我的问题,母亲当天就去找了王勇的母亲,我不知道母亲跟王勇的母亲说了什么,总之第二天开始王勇就没再打我了,虽然在上学放学路上看着我的眼神总是恶狠狠的,但是只到初中毕业他再也没打过我。”

父母不同的态度,给陈行甲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件事过去四十多年了,他还记着,足见校园霸凌给未成年人留下的心理阴影是非常严重的,应该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父母,孩子一旦遭遇校园霸凌,应该及时有效介入,不能含糊。孩子作为未成年人,是很难独立处理好这种事情的。

陈行甲的意见很重要,他父母的处理也极有借鉴意义,可是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远在他乡打工,年迈的祖父母勉强照顾,遇到校园霸凌根本无力应对,被霸凌的孩子遭遇的恐惧与无助可想而知。

出门辛勤打工给孩子赚来了学费,留守的孩子却无心好好上学或者遭到霸凌根本无法好好上学,这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最大的关怀吗?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下一代,为人父母的我们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了。

202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