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人生必修课,大多数中国人都还欠缺
当前,越来越多的医院、精神病院、社区开始设立社工部门,为患者、社区居民特别是老人提供安宁疗护、心理疏导等服务。高校也在为此做出努力。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要求大三学生前往这些社工部门进行数月的专业实习,为服务对象提供包括死亡教育在内的专业帮助。通过假期支教让死亡教育走进乡村中小学,也是拓展死亡教育覆盖面的新尝试。
在《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慕课课程中,王云岭挥舞双手侃侃而谈:“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结局,那么生命就成为你只能暂时拥有的宝物,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一个人懂得了这个道理,怎能不更加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呢?”
参考资料:
[1]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414.
[2]黄宇昕,鄢芳,唐四元等.大学生体验式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体系的构建[J].军事护理,2023,40(04):108-112.
[3]邹广顺,吕军城,乔晓伟.中国中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08):643-650.
[4]钟涛,徐世才,杨建华.中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死亡焦虑与死亡逃避的相关性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医学与哲学(B),2017,38(08):72-74+78.
[5]Yin F, He Y, He Y,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eath anxiety and death attitudes in Han and Tibetan ethnic groups[J]. Death Studies, 2022, 46(5): 1196-1205.
[6]宋子皿,王媛媛,刘薇薇.社区居民死亡焦虑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8):3510-3515.
[7]关晓清,王希超,于秀华等.从死亡教育助推尊严死亡 提高老年人生命末期质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3):5874-5877.
[8]何玲,李雪平.“死亡”的缺失:幼儿家庭生命教育中亟待加强的内容[J].基础教育研究,2023(13):81-85.
[9]腾讯医典她知,纽约幼儿园老师给金鱼办“葬礼”?类似的死亡教育在中国几乎为零.
[10]湃客工坊,王兴对谈袁长庚:了解死亡,是为了有意义地过完这一生|涟漪效应.
作者|曹若昕、马昊宁、逄博、吴佳卉、杨柠瑜(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指导老师|周葆华、崔迪、蓝星宇
编辑|张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