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问:伊朗总统遇难,背后是否有黑手?
当地时间5月19日下午,一架载有伊朗总统、外长以及其他随行人员的直升机在该国东阿塞拜疆省瓦尔扎甘地区发生硬着陆事故。
事故发生后,伊朗方面迅速组织救援,但因为事故地区交通不便、山区和森林条件恶劣以及大雾天气,阻碍了救援行动。
5月20日,伊朗媒体确认,莱希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罹难。
最新消息:当地时间5月20日,伊朗副总统曼苏里表示,将于当地时间21日上午在东阿塞拜疆省大不里士举行莱希遗体告别仪式。21日下午将于伊朗库姆省库姆市举行莱希遗体告别仪式。22日,将在德黑兰举行相关纪念仪式,随后莱希的遗体将被转移至马什哈德,并于23日在马什哈德举行葬礼。
但由于速度较快、不会堵车,这款直升机仍是许多伊朗政治人物参加公务活动时选择的交通工具。两年前,伊朗的体育部长也因遭遇坠机遇难。
此次硬着陆事故事件的具体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中。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
事故源于外部干预
莱希遇难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随之产生疑问:是否存在幕后黑手?
从此次事故表象上看,有一定的诡异性。莱希一行共有三架直升机,另外两架安然无恙,只有乘坐最重要人物的直升机发生意外。尽管这可能也是巧合,但让事故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分析认为:“目前,没有可靠的信源判断事故是由于外部的干预,也没有幕后黑手存在的依据。根据官方公布的情况,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更大。”
刘中民表示,从目前伊朗官方的态度来说,伊朗不愿意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把事件引向“阴谋论”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事件发生前,已经传出伊朗与美国进行间接会谈、以避免中东局势升级的消息。莱希遇难后,谈判是否会陷入僵局,从而让中东局势再次蒙上阴影?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少彪表示:“对现在的伊朗而言,内政肯定是首要的关注重点。由于重启伊核谈判伊朗长期停滞、美西方不断强化制裁以及伊朗自身卷入地区冲突,伊朗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就业等民生问题愈发凸显。伊朗领导人肯定希望改善自身的国际处境,优先解除外部封锁,把经济搞上去。另一方面,伊朗还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伊朗并不希望和以色列爆发大规模的直接冲突。一旦加剧地区局势,自己的安全和国内矛盾的解决都无法得到保证。所以,伊朗会继续寻求与美国谈判,以期减少对自己的制裁,不会因为莱希等人的遇难而动摇。同样,美国和以色列目前国内矛盾也很大,而且美国大选临近,也希望尽可能平息事端,继续和伊朗谈判。”文少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