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怂恿日本政府:得出手啊,中国这个对手太强大
【文/观察者网 赖家琪】在今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之后,欧盟、加拿大也紧随其后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随着美西方国家用“关税大棒”将中国电动汽车堵在欧美市场的门外,外界纷纷猜测中国汽车制造商会转向东盟市场,这让将东南亚市场视为其传统大本营的日本车企急了。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董事总裁中西胜也9月3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呼吁,日本政府应采取更积极的战略,帮助日本公司在东南亚“应对日益激烈的中国竞争”。
“现在一家公司已不能再仅靠自己取胜了,政府应该支持公司并介入与中国竞争,因为竞争对手非常强大。” 中西胜也说。
工作人员正在日本三菱汽车公司车间内组装电动汽车。 视觉中国
里昂证券(CLSA)分析师爱德华·布尔莱(Edward Bourlet)介绍道,三菱在日本政府和各行各业内都有人脉和资源,他们拥有难以想象的丰富信息渠道。在过去几年,该公司借此获得了回报,但现在,他们需要证明他们仍有能力继续实现盈利。
去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三菱已决定退出中国市场,正与中国合作伙伴广汽集团讨论相关事宜。一个月后,双方官宣终止中国三菱品牌车辆的本地化生产。
当时,有分析指出,三菱退出的原因在于电气化转型落后,没有跟上中国市场的需求,在新能源赛道不敌中国本土品牌,竞争力下降。据英国路透社2023年9月的报道,三菱2022年在中国出售了不到3.2万辆汽车,同比下降约50%。
其实,三菱的困境不仅出现在中国市场。《日经亚洲评论》去年11月报道称,在2019年3月前,三菱一直想方设法增加其在各地区的销量,但缺乏实现这一目标的管理资源和投资能力。三菱在主要销售市场东盟的销量自2019年3月来一直在往下走,观察人士指出,如果三菱无法提高主要市场的销量,其全球销量预计也将下降30%。
今年5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和东盟计划以2035年为节点制定中期战略,建立首个在该地区生产、销售汽车的联合网络,以“对抗中国电动汽车在东南亚的崛起”。
国家层面之外,日本企业也开始结盟,期望能“赶上中国“。今年7月底,三菱宣布将与日本日产汽车和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结成电动汽车联盟,在电动化领域与特斯拉和中国企业展开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