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背后的美国“武器转让局”:美武器通往以色列的关键开关,官商“血色利益链”浮出水面


0f4a7ccb96eeed2372d72491f45591.png

▲拜登和内塔尼亚胡

尽管以色列空袭造成的加沙平民伤亡越来越多,国务院的高层依然继续批准武器销售,甚至在内部异议备忘录中,专家们的意见也未能改变政策。这种对异议的无视,反映了美国政府在武器销售和中东外交中的优先考量:保护以色列免受国际审查,并保持武器供应渠道的畅通。

美国前驻耶路撒冷外交官迈克·凯西说,不成文的政策是“保护以色列免受审查”,并促进武器流通,无论报道曝光了以色列多少侵犯人权的行为。这位前官员说“我们不能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作为美国国务院最精通武器销售领域的专家,政治军事事务局前主任保罗2021年无奈地在异议备忘录中写道,美国政府历来无法坚持自己的标准,“面对来自合作伙伴、行业以及政府内部出现的政策要求的压力。”

最终,保罗因抗议武器转让而辞职,成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拜登政府内部首位公开辞职抗议的资深官员。在辞职前后,他曾多次警告,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盲目支持”、武器销售政策中的漏洞将导致美国政府无法控制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此后也有几位国务院官员因不认同美国政策而主动辞职。

武器流动的背后,是权力、利益和道德的角力,而那些在战火中牺牲的平民,或许正是这场博弈中的最大受害者。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央视新闻(记者 王雪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