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仍是死刑,余华英案后续还有哪些司法程序?
今天上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认定余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决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总台记者现场发回报道。
重审一审宣判后
还将经历哪些司法程序?
余华英案重审一审宣判后,接下来还将经历哪些司法程序?为什么在原审已经被判死刑的情况下,还要对案件进行重审呢?一个短片梳理一下余华英案的始末。
1993年起,余华英及其同伙一起拐卖多名儿童。
2022年7月,余华英因涉嫌拐卖儿童罪,被刑事拘留。
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余华英提出上诉。
2023 年11月28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二审开庭。
二审庭审后,检察机关提出发现余华英有漏罪未处理,建议发回重审。
2024年1月8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发回重审。
2024年10月11日,案件在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开庭,余华英被控拐卖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
为何发回重审 此前被害人提出疑问
余华英多次实施拐卖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原一审已被判死刑,在此情况下,为何还要重审?作为这起案件的被害人之一,杨妞花就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后来,通过与律师沟通,她才了解了重审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程雷:因为重审的一审也相当于是一审程序,所以它跟上一次进行的一审程序是没有本质区别和差别的,就视为一审程序。启动二审程序以后,案件进入二审。
死刑案进入执行阶段 需要走完哪些程序?
专家介绍,如果余华英在上诉期内没有提出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判决生效后十天内报请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省高院同意判决死刑的,作出裁定后十天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程雷:死刑案件按照我们刑事诉讼法规定还要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程序,所以只有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适用死刑,那么这个案件才开始真正发生法律效力,进入了最终的执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