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县政府大院随便进,舒城这篇作业可以抄!
日前,安徽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大院在社交平台上“火了”。有舒城市民说,从其有印象记事的时候起,“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也没有看到有人被阻拦在门外,群众进出很方便”。舒城县县长王万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院开放“不存在什么方不方便,大家都是人民群众”。舒城县政府大院,不仅是节假日,而是全年无休地向社会敞开大门。有跟帖表示“政府大院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的确不应该高门槛”“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不同地域网友对政府办公场所的具体见闻、体验差异,说明“政府大院”作为党政机关办公场地附属设施的情况,并不具备普遍性。
而舒城这种当地居民“政府大院随便进”的见怪不怪也说明,公众对于地方权力运行状态的具体观感,可能就会在类似县政府大院门好不好进、脸好不好看的简单细节里反映出来。打开大院大门让市民进来,正是拉近权力与权利关系的最好方式。
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根本,在于公共服务的迭代升级。从政府大院到办公楼宇,看似是政府机关办事区域警戒范围的不断后撤,但在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这正是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不断拉近距离的过程。
拆掉或者撤掉那些显性的机关大院门岗之后,还需要下大力气与隐性的“门难进、脸难看”做步步紧逼的缠斗。而这一切,可以从各地统一步调,抄舒城县政府大院“随便进”的这篇作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