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记者采访叶嘉莹: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雯 章咪佳 宋浩
11月24日下午,学者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2018年,她宣布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1800余万元给南开大学,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当时我的同事、钱江晚报记者孙雯和章咪佳曾赶赴天津采访。今天重发这篇专访,以悼念叶嘉莹女士。
在南开大学的荷花节上,总有机会见到叶嘉莹先生。
6月24日这天,以叶先生的号命名的迦陵学舍,不足30平米的会客厅里,挤挤挨挨。现场除了南开大学的师生,还有来自各地的“粉丝”与记者。
事实上,这是叶先生一次低调的公开露面。
微信公众号“迦陵学舍”发了一则简短的消息:“南开大学迦陵学舍开放日暨‘吟荷花诗·闻迦陵语’诗词朗诵会等你来”,除“迦陵”二字,文字间甚至都没有出现叶先生的名字。
但是,喜欢叶先生的人,知道“吟荷花诗·闻迦陵语”的意味。
6月3日,在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上,叶先生通过视频宣布:将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并已完成1857万元的初期捐赠。
要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
痛失爱女,叶嘉莹写了10首《哭女诗》。
“回思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
失女之痛,也使得叶先生下决心回国教书。“我知道了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我终极的追求、理想。我要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那时我就想:‘我要回国教书,我要把我的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我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
叶先生的生日是六月初一,家人说,这一天是荷花的生日,因此给她取的乳名是小荷。叶先生一生爱荷,写过很多与荷有关的诗。
她说,自己曾经在一本考古的报刊上看到一篇报道,说在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汉代莲子,经过培养居然可以发芽能够开花。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在南开大学教书,叶先生有时在校园内散步,从教学楼走到马蹄湖看荷花。
“在我的晚年,国家还给我这样一个教书的机会,我心存感激。”
眼前的叶先生,也使人对人生与未来,“有一种感发可以兴起”,她何尝不是一首值得吟诵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