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如何交更划算?可享多少税收优惠?
▲图据视觉中国
患重大疾病可提前领取
专家:有助于提升参与意愿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在全国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部分也提到,要逐步丰富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品类,并要完善个人养老金提前支取机制,保障参加人特殊需求。
在领取情形上,《通知》提出,除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领取条件外,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这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一项重要优化。此前的领取条件有局限性,限制了部分特殊人群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养老金资金。优化后的条件更加灵活,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提前领取,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保障功能的强化。这一调整使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参保人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信任和参与意愿。
在产品种类上,《通知》提出,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相关金融产品。
曾刚表示,从长期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优化应以满足参保人需求为核心,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收益率,降低费用,增强灵活性和保障功能,以进一步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和参与率。
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4)》,在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受访者中,有68.8%的受访者表示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包括没有合适的产品、产品购买流程复杂、开户流程复杂、想选的产品没在开户行上架等。报告还提到,不选择个人养老金产品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没有余钱储备、产品没有吸引力和领取灵活度不够。灵活就业人员主要受限于未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不能参加个人养老金。
曾刚表示,试点经验表明,个人养老金制度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要实现其预期目标,还需在几个方面加强努力。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二是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吸引力。三是丰富投资产品种类,提高收益率。四是降低参与门槛,让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受益。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实习生 刘梦雷 北京报道